非处方药是指由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,不需要执业医师开写处方,一般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、购买和使用的药品。因此,非处方药又称为柜台发售药品(Overthe counterdrug),简称OTC。非处方药主要包括感冒药、止咳药、镇痛药、助消化药、抗胃酸药、维生素类、驱虫药、滋补药、通便药、外用药、护肤药等。被列入非处方药的药物,一般都具有疗效确切、毒副作用小、使用方便、便于贮存等优点。
根据IQVIA非处方药市场报告显示,2013-2018年OTC药物市场整体呈现上升趋势,2018年,OTC市场回暖,占到整体医药市场10.6%的份额,规模约为1220亿美元,2016-2018年的3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在4.1%左右。照此趋势,业内推测,2020-2025年OTC市场规模仍然会继续增加,预计2025年将达到1620亿美元。
从范围内来看,OTC行业都呈现出不断增长态势,发展十分迅猛。而在我国,现有药物大约1.5万种中,OTC产品占据4727个。而自2007年截止今年3月初,先后已有200个产品先后从处方药转换为OTC。在所有OTC品种中,中成药3718个,占78.7%;化学药1009种,占21.3%。在所有的OTC产品中双跨产品(既是OTC又是处方药)2300多个,其中中成药双跨品种为2000多个,化药双跨品种为300多个。
据悉,中国的药品分类制度从1999年建立,自此走上了开挂的道路。2000年销售额约200亿元,用了10年,到2009年,中国以86亿美元的市场销售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2大OTC市场。业内人士预计,随着自我药疗意识的提升和OTC企业推动,将会有更多的药品进入OTC行列,尤其是中成药转为OTC的品种将会更多。而基于此,到2020年,我国OTC药品市场规模或将,并在未来扩大到6000亿~8000亿元的市场规模。
从总体上来说, 中国的非处方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,远高于平均增长速度。在人们自我药疗意识增强、人口老龄化加速,未来中国非处方药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。而在此背景下,随着零售药店分类管理落地实施,零售药店也将重新进行经营定位,零售药店“大而全、小而精”的特点将逐渐呈现。
除此之外,OTC企业也将迎来至关重要的发展时期。相关药企需要及时调整战略,通过差异化竞争、加大研发力度、加强学术推广等方式提高竞争力。